1.首爾半導體三度出手,對Mouser銷售億光LED產品發起侵權訴訟;2.出乎意料!LG 三屏折疊智能手機專利被曝光;3.我國AI專利同比增長近38% 技術研發融合打造創新高地;4.全球區塊鏈專利,杭州5家企業占一成;5.中國專利 加注更多含金量;

1.首爾半導體三度出手,對Mouser銷售億光LED產品發起侵權訴訟
集微網消息,近日全球知名 LED 專業制造商首爾半導體于意大利米蘭法庭對全球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貿澤電子(Mouser)及其意大利子公司就其銷售億光 LED 產品發起了專利侵權訴訟。
根據起訴內容,首爾半導體宣稱貿澤電子必須為銷售侵犯其億光 LED 產品擔責?;谄渌馗娴那謾嘈袨?,首爾訴請永久禁令、損害賠償、退出市場和銷毀此類產品。
實際上,首爾半導體和貿澤電子之間的專利訴訟還得追溯至去年。2017年,首爾半導體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地區法院提起了兩起專利侵權訴訟,指控貿澤銷售的億光大功率和中功率 LED 產品系侵權產品。
然而在首爾半導體對貿澤電子提起兩起訴訟之后,貿澤電子依然在其他國家銷售具有侵權嫌疑的產品。因此,首爾半導體在意大利對貿澤電子發起了第三起專利侵權訴訟。
據了解,首爾半導體是韓國一家專業的半導體生產制造廠商,在全球 LED 行業位列前五名,目前擁有半導體領域的相關專利已超過 1 萬件,其自主研發的無封裝 LED、多結構芯片、直流交流可驅動 Acrich、UV 殺菌等四大創新技術,引領全球 LED 領域發展。自 2003 年贏得對中國臺灣榮創的專利訴訟后,首爾半導體相繼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地發起 50 多起專利戰,均以勝訴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首爾半導體自 2016 年 9 月起,以照明、電視等制造廠商為對象,針對全球 29 家企業發出了專利侵權警告。這 29 家企業包括創維等 15 家中國大陸企業、AOT榮創公司等 4 家中國臺灣企業以及 Feit 等多家歐美企業。(校對/范蓉)
2.出乎意料!LG 三屏折疊智能手機專利被曝光
集微網消息,近日外媒曝光了一份關于 LG 全新的三屏折疊手機專利。據悉,LG 于 2014 年底便在 WIPO 申請了該項專利,直到 2017 年 11 月才獲得審批。

LG 這項專利涵蓋了多個不同類型的可折疊方案,但都具備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采用可折疊的機身和多塊顯示屏幕。首先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方案,其由兩塊屏幕和機身構成,這兩塊屏幕 A 和 B 可以圍繞機身向內或向外折疊。

接下來是復雜的三塊屏幕設計,用戶可以將這三塊屏幕以任意的方式折疊成一塊屏幕,可跟常規手機一樣隨身攜帶。

同時,也可以將三塊屏幕拼接成一個完整的平板電腦,手機顯示內容被拆分為三個區域,用戶可以直接利用其中一到兩個區域來進行分屏使用,頂部的屏幕還可以立起來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三個屏幕不僅可以同時顯示內容,還可以將一塊屏幕作為主顯示頁面,在其他兩塊屏幕上進行操作。

此外,LG 還為新機研發了新的操控手勢,簡化可折疊手機的交互成本。用戶可以通過觸控手勢,將屏幕內容移動到鄰近屏幕,并且支持多窗口多任務模式,每個程序可占據一個屏幕。
最后,該專利指出,這種顯示技術不僅可以用于可折疊的智能電話,而且可以用于筆記本電腦,個人電腦,平板電腦,便攜式視頻播放器以及相關的電子設備。
實際上,除了 LG、三星、中興、OPPO 乃至蘋果都在秘密研發可折疊手機。據了解,中興已正式推出折疊手機 Axon M,而 OPPO 此前也被曝光了有關折疊手機的專利圖片。同時,三星移動通信業務總裁 DJ KOH 在參加 CES 2018 時表示,三星可折疊智能手機的發布已推遲到了 2019 年。此外,蘋果也被曝光將于 2020 年發布折疊屏 iPhone,而這款新 iPhone 的 OLED 屏幕正是來自 LG Display。(校對/小秋)
3.我國AI專利同比增長近38% 技術研發融合打造創新高地2017年,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近日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在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層面均取得突出成果:截至2017年6月,中國擁有人工智能企業592家,占全球總數的23.3%?!秷蟾妗愤€顯示,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相關專利年申請數為30115項,同比增長37.73%,創下新高。 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圍繞人工智能發展的全球競爭日益白熱化。我國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人工智能首次進入CNNIC報告 作為國內互聯網發展研究的專業機構,CNNIC首次披露了當前AI發展數據,這正說明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如火如荼,成為提振經濟的一大利器。 而中國儼然已成為該領域重要競爭者,并緊追美國這個領頭羊?!秷蟾妗窋祿@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達到2542家,其中美國擁有1078家,占據42.4%;中國其次,擁有592家,占據23.3%。中美兩國相差縮短至486家。 《報告》分析稱,《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國家戰略表明了我國對人工智能的重視和發展的決心。 與此同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人工智能支持政策在2017年密集發布。中國龐大的用戶市場規模,以及大量從事數字活動的互聯網領軍企業,將提供大量原始數據助推人工智能的興起。 同時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地方性的規劃和方案,大力扶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秷蟾妗凤@示,目前國內的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香港,成都,南京,廈門,蘇州。 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大勢所趨 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遍地開花。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2016年已突破100億元,增長率達到43.3%,預計2017年增長率將提高至51.2%,產業規模達到152.10億元,并于2019年增長至344.30億元。據咨詢公司埃森哲2017年6月發布的《人工智能:助力中國經濟增長》報告顯示,制造業、農林漁業、批發和零售業將成為從人工智能應用中獲益最多的3個行業。到2035年,人工智能將推動這三大行業的年增長率分別提升2%、1.8%和1.7%。 如今人工智能已經全面走入人類的生活,廣泛滲透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在金融領域,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使得刷臉支付已成為現實,以較低成本提供個性化專屬財富管理方案的智能投顧也已在不斷發展中;在物流領域,智能分單、智能配送機器人(17.84 +0.79%,診股)、無人倉、無人機等產品和服務,已在不斷幫助快遞業提升物流速度和服務水平;在零售領域,除了無人超市等吸引眼球的探索性應用外,人工智能還被用來對超市的生鮮商品進貨量進行預測;在交通領域,除了地圖、導航等應用外,備受關注的無人駕駛也有了新的進展;在醫療領域,利用AI和大數據的能力,可以讓機器篩查和分析醫學影像,來輔助醫生診斷…… 全方位布局打造AI強國 目前人工智能還處于“黑箱”決策階段,而且主要方法論仍是基于大數據、大計算模式,想讓機器像人類那樣思考,就必須“喂”給它天量數據,由此導致目前人工智能落地還存在行業局限。 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支持、人才培養、產業應用體系搭建、新業態培育等都是應有之義。但政策、法律、倫理方面的全球影響同樣重要。當前,美國、英國、歐盟等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搶占先機,包括出臺自動駕駛、機器人等細分領域的法規政策,旨在破除既有制度性障礙,為技術和產業發展創設新的規則。將來,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可能帶來諸如數據保護、責任承擔、算法規制等人工智能法律,且有望重塑諸多國際規則。 除此之外,從研發角度看,目前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儲備也不足。人工智能總歸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人工智能只有向人類學習,才能給人類帶來新的財富。反過來看,人只有適應機器,機器才能適應人的發展。通信信息報 (責任編輯:admin) 4.全球區塊鏈專利,杭州5家企業占一成 近日,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前100名)”,數據范圍為2017年全球公開公告的專利數量。前100名中,中國入榜的企業占比49%,其次為美國占比33%;阿里巴巴排名第一,美國銀行排名第二。中國在區塊鏈專利、區塊鏈融資的增速遠超過美國,領先全球。在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中,出現了5家杭州企業的身影,除了獲得43項專利、排名全球第一的阿里巴巴外,還有杭州趣鏈科技(16項)、杭州云象網絡(14項)、杭州復雜美科技(10項)、杭州秘猿科技(7項)等4家企業入圍。這5家杭州企業去年獲得了90項區塊鏈技術專利,占前100名獲得專利總數780項的11.35%。前100家公司累計獲得了1060項區塊鏈專利,5家杭州企業累計為118項,占比為11.13%。也就是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中,一成以上歸屬杭州企業。 區塊鏈,自帶了一個不怎么接地氣的名字,很多消費者不明白,這玩意兒到底是什么?其實,它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你上天貓買東西,就需要用到它。 截至2017年年底,天貓國際共引進了全球68個國家和地區近4000個進口品類16400個海外品牌,這背后,是由區塊鏈技術保駕護航的全球原產地溯源計劃,它利用區塊鏈技術以及大數據跟蹤,將逐步實現進口商品全鏈路,匯集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信息,給每個跨境進口商品打上“身份證”。從而讓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得以放心,有證可查。 目前,阿里整個集團在區塊鏈方面的應用嘗試已涵蓋多個領域。比如早在2016年10月的杭州云棲大會的區塊鏈分論壇中,阿里云郵箱聯合法大大推出全球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郵箱存證產品。 隨后,2017年3月,阿里巴巴與普華永道簽署了一項新的跨境食品溯源的互信框架合作,搭建更為安全的食品市場。該區塊鏈平臺將允許實時跟蹤運輸,并能提高打擊欺詐過程中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去年,馬云投資的恒生電子收購了區塊鏈初創企業——Symbiont,后者致力于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發行和交易智能證券的平臺。而在螞蟻金服,從2016年到2017年,螞蟻一直致力于將區塊鏈用于公益、與泛公益(公益+保險)的場景當中。 “現在區塊鏈的應用還處在早期階段,大家都在摸索,還沒有真正發揮出最大價值?!焙贾輸登乜萍糃EO高航表示,區塊鏈企業專利申請成本不低,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浙江大學教授、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會長金雪軍表示,區塊鏈的真實性和高效性特點,可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很多痛點,在政用、商用、民用等領域的應用需求都很大?!昂贾葸@次有5家企業進入全球區塊鏈專利前100名,除了杭州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外,還有電商、互聯網金融等產業需求,可以將技術、產業、應用結合起來,發揮最大的信息產業整體優勢?!彼芸春脜^塊鏈技術的未來,因為區塊鏈技術具有根據現有條件再創新的特點,跟各種產業結合的應用場景想象空間會非常大。杭州網5.中國專利 加注更多含金量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制圖:蔡華偉(實習生李俏參與采寫)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專利是體現國家創新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專利數量不斷增加,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以專利提質增效為激勵創新的“催化劑”,我國大力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加強區域布局,推廣企業應用,讓專利的“含金量”更高、競爭力更強,不斷推動從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邁進。
9.8件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更強勁:專利布局意識和能力持續提升
春節將至,南京夫子廟的“金陵燈會”迎來燈火闌珊,如何保證用電用火安全?今年,350個火災隱患位置都安放了監測傳感器,一旦指標超出預設值,傳感器可在60秒內向平臺報警。
動輒上百萬元的報警探測裝置曾是某些國外企業憑專利獲利的重要手段,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依靠平均年齡僅有28歲的團隊,4年時間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消防預警系統,用幾百元一個的袖珍傳感器配合物聯網基站,大大降低了防火設備的成本。
專利就像這消防預警系統一樣,看不見摸不著,卻影響著無數人的生活。C919大飛機首飛成功、“復興號”高鐵提速到350公里、天眼望遠鏡彰顯探測“功力”、“藍鯨1號”海上鉆井平臺首采可燃冰成功、量子通信試驗成功……2017年,中國在創新型國家建設方面成果豐碩,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則是科技創新背后強有力的支撐。
2017年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即將進入兩位數;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2.7萬件,同比增長8.2%?!斑@表明我國各類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信心持續增強、對基于研發產出的專利布局意識和能力持續增強、對科技研發和產業研發的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敝袊茖W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劉海波說。
在美國彭博社發布的2018年世界創新指數中,中國位居第十九位,是進入前二十名的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與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中國居第二十二位高度吻合。這個指數綜合測算研發投入、研究人員集中度、專利等指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創新能力的穩步提高。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知識產權事業碩果累累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在知識產權頂層設計、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國際合作、基礎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獲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評價?!?/span>
40億美元 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額
更“值錢”:我國知識產權價值得到更多認可
知識是無價的,知識產權是有價的。
去年剛剛贏得一場專利訴訟的中馳股份比誰都更能體會到這一點。
歷時4年的跨國訴訟,德國建筑及土木工程界巨頭旭普林狀告上海中馳股份高鐵聲屏障專利侵權案,二審終于以中國民營企業的勝利畫上句號,為企業節約了至少30億元的賠償金。
隨著中國高鐵突飛猛進的發展,形成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然而許多國內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不夠強,容易遭遇涉外知識產權糾紛。遭到訴訟的中馳股份擁有幾十項國內相關專利,卻被國外“巨無霸”公司控告專利侵權,要求支付巨額專利使用費。經過艱難的舉證,中馳股份的施工技術被證明確實跟旭普林的專利存在許多不同,終于贏得訴訟。
專利護航創新發展,并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彰顯價值。專利能夠給企業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有一組數據可以提供參考:據不完全統計,僅國家知識產權局去年評選出的25項第十九屆中國專利金獎相關產品或工程項目,從實施之日起到2016年底,就新增銷售額939億元,新增利潤96億元,新增出口額244億元,效益十分顯著。
同樣感受到知識產權“有價”的,還有蘇州貝昂科技有限公司。貝昂科技是空氣凈化領域的后起之秀,公司的創新成果已獲得全球多個國家的數十項專利,然而空有技術卻沒有資金,成為公司發展的一大難題。2017年9月21日,貝昂科技和中國人保財險蘇州科技支公司簽訂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協議,通過將部分知識產權質押,成功獲得500萬元貸款。
近年來,為解決高科技企業的債權融資問題,全國各地開始打造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2017年我國專利質押融資總額720億元,同比增長65%;質押項目數4177項,同比增長60%,成功解決了一批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不僅如此,去年,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額首次超過40億美元?!斑@顯示我國知識產權的價值在國外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眲⒑2ū硎?。
16.8% 中西部省份申請增速高出東部省份
更均衡:專利領域和區域間發展差異正在縮小
截至2017年底,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十位的?。▍^、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天津、陜西、福建、安徽和遼寧。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占據了這份名單的大多數。劉海波告訴記者,專利和科技、經濟、市場等因素密不可分,我國幅員遼闊,省份之間差別較大,相應地,在專利申請量、獲得授權量上也會存在差異。
然而,中西部城市也在奮起直追。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機頭、通信導航系統皆為“成都造”;國內首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京東方成都生產線正式投產……主動謀篇布局,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中西部地區城市科技創新發展的不二法門:作為西部首個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成都高新區目前已聚集各類知識產權服務機構84家,從業人員超過4000人。
2017年,中西部省份發明專利申請增速達到27.4%,高于東部省份16.8個百分點,區域發展更趨均衡。同時,中西部省份發明專利授權量也實現了6.1%的增長。
全國專利發展也在向領域更均衡努力。2017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有30個領域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高于國外來華發明專利擁有量。
應當注意的是,從維持10年以上的發明專利擁有量來看,國內仍在29個技術領域中少于國外。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表示:“2017年,我國積極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發明專利擁有量繼續實現穩步增長,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但在部分領域專利布局與國外尚存差距,我國仍需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比嗣袢請?/span>